(资料图片)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27日电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)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,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编写的《全球人为源碳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》近日正式出炉,报告显示,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并未得到有效控制,过去10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以平均每年增长约千分之六的速度持续升高,即便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,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趋势仍未显著降低。
该报告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牵头,联合南京大学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、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、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等共同研究完成。中国科学院院士、空天院院长吴一戎指出,卫星遥感具有客观、连续、稳定、大范围、重复观测的优点,是全球碳循环高精度、精细分辨率监测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,能够在全球碳盘点发挥重要作用,对于维护我国开展碳核查意义重大。
报告提到,过去40年,全球森林的加速损毁趋势并未得到遏制,森林面积持续减少,全球土地利用变化平均每年产生约32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,是仅次于化石燃料碳排放的第二大排放源。
与这个趋势相反,我国实施大规模植树造林生态工程,我国土地利用变化为净碳汇效应、每年固定近4亿吨二氧化碳,有效降低全球土地利用碳排放。
此外,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能力持续增强,基于卫星的同化反演结果表明,过去10年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平均每年吸收137亿吨二氧化碳,其中,我国陆地生态系统每年吸收13亿吨二氧化碳,约占全球十分之一。
值得一提的是,全球陆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也呈逐渐增加趋势,过去40年全球土壤每年吸收约13亿吨二氧化碳,其中,我国实施大规模保护性耕作和生态管理举措,我国土壤固碳速率最高、约占全球四分之一。
报告还显示,中国碳卫星不仅可以实现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高精度观测,还可以同化反演全球和主要国别的净碳通量,即陆地与大气之间的二氧化碳净交换量。当国别或全球尺度的净碳通量等于或小于零时,就达到了国家或全球碳中和目标。经过中国碳卫星同化优化计算的全球净碳通量估算偏差大幅缩小,将年净碳通量估算偏差从43亿吨二氧化碳降低到4.7亿吨。
报告编写骨干、中国科学院空天院研究员刘良云表示,大气温室气体持续升高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,而实现“双碳”目标,精准的全球碳盘点,即计算每一项碳排放(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)和碳吸收(从大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等)的贡献是其先决条件。此次评估工作综合利用卫星遥感、大数据、碳同化等先进技术和方法,监测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时空变化,通过量化人类活动和自然生态系统对大气二氧化碳增量的贡献,发布高精度、高分辨率的人为源碳排放和生态系统碳收支科学数据。
标签:
X 关闭
X 关闭